風險管理

為落實風險管理並建立危機管理機制,本公司已訂立「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每季檢討潛在風險並審議主要風險項目,針對公司營運較重要之各項風險提出因應之作為,並提公司治理暨永續委員會及董事會報告;本公司2023年風險辨識如下:

風險等級 項目統計 風險內容
極高度風險 0
高度風險 0
中度風險 8 產品價格隨油價高漲致客戶無法接受、公司人力流失或招募不易、作業危害(人為管理操作不當或失誤造成公司發生火災等)、異常洩漏、台灣及國際徵收碳費、電價上漲等、萘丸级精萘市場面臨強大競爭對手、負極材料市場價格低迷等。
低度風險 31 負極材料供給量不足、MG複配輔料供應不穩、燃料氣(NG/COG)中斷或減少、鋰離子電池負極下游產業技術轉型,不再使用介相碳微球產品、缺水、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斷電、強降雨/颱風等天災、智慧財產管理、客戶信用風險、會計政策/稅務法令遵循、生產設備損壞或洩漏、勞資關係、轉投資標的價值波動、匯兌損失、承包商履約能力、輕質雜酚油去化困難、資安防護失效、瀝青之船期嚴重延遲或兩船同時到港、ECFA取消等
輕微風險 7 地震、原料短缺、智慧財產侵害、人員舞弊、廠區洩漏汙染、傳染病、中共在台灣海峽部分區域軍事演習等

風險管理一覽表

風險辨識 因應作為
工程管理風險
  • 工程設計需符合要求標準,並確保施工遵循工程設計進行
  • 對承攬商進行安全衛生訓練、危害事項告知
  • 施工階段常駐安全衛生管理人員
  • 工程期間投保工程險及第三人責任險
生產作業風險
  • 已獲中鋼、中龍公司長期供料合約,原料供應無慮
  • 落實各管理制度使環安衛PDCA循環達成預期目標
  • 進行製程回收,降低生產污染
  • 施行6項24梯次緊急應變火災演習,召開4次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智慧財產風險
  • 建立完善程序及規章,並定期稽核遵循情形
  • 要求內部及外部人員簽訂保密協定
  • 通過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TIPS)專利及商標A級認證
天災或人為疏失風險
  • 針對限水、限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加劇等情境擬訂應急措施
  • 已獲專家評估地震產生之土壤液化可能性低微
  • 投保火險、營運中斷險、雇主意外險、第三人責任險、董事責任險、員工誠實險等以降低營運衝擊
財務風險
  • 預售遠期外匯,減少匯兌之損失
  • 提升資金收益率,分散投資金融商品
  • 每周評估經徵信之往來客戶信用狀況報告
資安風險
  • 機房設備及網路安全管理
  • 病毒防護及電子郵件管理
  • 系統存取及維運管理
  • 人員教育訓練及資訊安全稽核
  • 中國品牌資通設備清查
法遵風險
  • 維持法規追蹤制度
  • 公司誠信經營及防範內線交易等規定之員工宣導
  • 提供檢舉申訴管道
氣候變遷風險 請參閱本報告書 「4.2氣候變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