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原料9成以上來自同集團之中鋼公司與中龍公司,其中購自中鋼公司原料採用管線輸送,可降低車輛運輸碳排放之產生;本公司主要產品生產流程及原料管理如下:

主要產品生產流程

原料管理

2023年進料量
煤焦油
取得方式

中鋼公司-管線輸送
中龍公司-槽車載運

225,272
粗輕油
取得方式

中鋼公司-管線輸送
中龍公司-槽車載運
國外海運進口

86,060
細焦碳
取得方式

中鋼公司載運至本公司

166,714
介相碳微球
取得方式

本公司煤化學生產工廠產出之軟瀝青經熱處理及乾燥等製程

3,572

SASB:永續產品篇章說明

在全球減碳議題浪潮下,各國相繼以再生能源為未來發展主力,電池、儲能裝置之需求伴隨而生。本公司將軟瀝青加工後生產高值化鋰離子二次電池負極材料、先進碳材料及等方性石墨等多元的精碳產品,帶動公司進入綠色產業,並持續開發兼具創新與永續性產品,創造綠色價值。

在產業變化趨勢下,對電池的耐用性、效率性及安全性之要求亦隨之受到相當大的重視,本公司生產高階、長循環壽命及高充放電倍率之介相石墨碳微球,為電動手工具、電動巴士等電動載具及儲能系統等動力電池之關鍵負極材料。另一部分,隨著各國積極發展綠能發電需求,風力發電廠域亦將大幅成長,作為重要零組件之超級電容器,亦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本公司生產之先進碳材料為高容量長壽命之超級電容器關鍵原料,亦將成為此浪潮下的關鍵焦點。

而配合國內外客戶的擴產計畫,本公司積極加深佈局全球市場,並啟動產線擴建計畫,持續深化並精進碳材料之品牌品質及價值,致力於創造提升產品在使用端效率之經濟效益,強化與客戶的聯結及提升服務滿意度。

 

近三年永續產品銷售及占比

本公司碳材料生產工廠藉由再生能源躉購合約於2023年已使用再生能源70.25萬度(多為廠區廠區頂太陽光電直供)。透由再生能源購電協議(PPA)採取取得綠電使用量,取得國家再生能源憑證(T-REC)共701張(每張1,000度)。依能源署通知2023年應履行義務量為543kW,實際履行560.8kW,優於法規。再生能源憑證T-REC編號為23SP0057-B023000001~315、23SP0058-B023000001~232、23SP0042-B023000693~746、23SP0042-B023000777~834、23SP0042-B02300086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