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專區

減碳專區

2050碳中和

2021年成立公司治理暨永續委員會,執行環境永續目標,每年滾動式訂定ESG短、中、長期目標。

議題:氣候變遷與碳中和

短期目標
(2025年)
中期目標
(2026年~2029年)
長期目標
(2030年~)
  1. 溫室氣體以2022基準年類別一/二碳排為基準減量2%。
  2. 依照ISO 14064-1:2018年版標準盤查溫室氣體排放。
  3. 視客戶需求重新驗證主要產品碳足跡資料。
  4. 輔導子公司常州中碳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及驗證。
  5. 屏南廠依擴建工程建置太陽能光電設備。
  6. 配合政策申請自主減量計畫/自願減量專案,規劃減碳措施並執行以取得碳費優惠費率/減量額度。
  1. 2025~2026年溫室氣體以2022基準年類別一/二碳排為基準每年減量2%;2027~2029年每年減量3%。
  2. 每年依照ISO 14064-1:2018年版標準盤查溫室氣體排放。
  3. 視客戶需求重新驗證主要產品碳足跡資料。
  4. 輔導子公司常州中碳完成碳足跡盤查及驗證。
  5. 視需求購買綠電以補足減碳缺口。
  6. 小港廠/屏南廠依擴建工程建置太陽能光電設備。
  7. 執行自主減量計畫/自願減量專案,持續進行減碳措施,減少碳排以符合計畫內容。
  1. 2030年後溫室氣體以2022基準年類別一/二碳排為基準每年減量3% ~ 3.5%,以逐步達成2050碳中和目標。
  2. 視需求購買綠電、碳權降低碳排放,以補足減碳缺口並符合國家減量目標。
  3. 小港廠/屏南廠依擴建工程建置太陽能光電設備。
  4. 完成自主減量計畫,配合政策執行下一階段減碳相關計畫。

公司治理

  • 成立公司治理暨永續委員會,推展企業社會責任政策及永續經營事項。
  • 第十屆 (2023年)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出爐,本公司連續4年位列全體上市公司第二級距 (6%~20%)。
  • 連續兩年(2022及2023年)列入「公司治理100指數」成分股。

ESG執行及獲獎實績

環境部第9屆國家環境
教育獎-優等獎

碳競爭力100強

    2019-2023

  • TCSA企業永續報告書金獎

    2022

  • 環保署第四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銅級獎
  • 商業週刊「碳競爭力100強」

    2023

  • 高雄市政府環保永續貢獻獎
  • 經濟部金貿獎「最佳貿易貢獻獎」

    2024

  • 環境部第9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獎
  • 經濟部113年產業園區綠美化-第二名
  • 教育部113年運動企業認證
  • 商業週刊「碳競爭力100強」

碳中和路徑

碳中和減碳路徑

小港廠排碳情形

  • 近三年執行溫室氣體盤查:
    1. 2021年碳排量
      105,396
    2. 2022年碳排量
      90,392
    3. 2023年碳排量
      83,720
  • 經改善製程、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等措施,小港廠排碳量逐年降低,兩年內減少 2.1萬噸,減幅達 20.3%,減碳效果卓越。
  • 小港廠明年度將申請環境部自主減量計畫,預計至2030年減碳量將再增加 6,487噸以上,以降低碳費支出。

屏南廠排碳情形

  • 近三年執行溫室氣體盤查:
    1. 2021年碳排量
      11,255
    2. 2022年碳排量
      16,389
    3. 2023年碳排量
      19,387
  • 屏南廠生產節能材料,供應節能減碳產品,因應需求量增大,訂單增加反映在碳排量,原建廠已規畫使用節能設備,且每年規劃減碳措施,進行實際減碳。
  • 為降低排碳,屏南廠規劃能源使用電力化、電力綠電化,並將於寬廣的廠區及建物屋頂建置再生能源設備,及提高綠電使用數量,以此逐年降低碳排,待再生能源到位供應全廠用電,符合集團碳中和目標。
  • 屏南廠已申請植樹造林之自然碳匯,今年將申請自願減量專案,取得碳權,將有助於減排工作執行。

2023年節能措施與成效

1

2023年完成之減碳專案,共減少CO2排放1,869噸。

2

2022年完成之減碳專案,共減少CO2排放3,084噸。

3

2021年完成之減碳專案,共減少CO2排放1,246噸。

溫室氣體盤查

小港廠以2022年作為溫室氣體盤查之基準年,外購電力排碳係數及其他能源排碳係數係以能源數及環保署最新公告係數計算,2023年直接溫室氣體(類別一)及間接溫室氣體(類別二)各佔排放總量31%及69%,基準年與近三年度溫室氣體各類別排放量如下:

年度 類別一 類別二 總排放量 引用
2021年 25,407噸 79,989噸 105,396噸 IPCC 2013溫室氣體盤查報告
2022年 31,314噸 59,078噸 90,392噸 IPCC 2013溫室氣體盤查報告
2023年 26,073噸 57,647噸 83,720噸 IPCC 2014溫室氣體盤查報告

碳材料生產工廠於2018年首次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製程之能源耗用主係使用電力,大部分製程為非燃燒設備,僅少量使用液化石油氣;2023年直接溫室氣體(類別一)及間接溫室氣體(類別二)各佔排放總量2%及98%,基準年與近三年度溫室氣體各類別排放量如下:

年度 類別一 類別二 總排放量 引用
2021年 148噸 11,107噸 11,255噸 IPCC 2013溫室氣體盤查報告
2022年 167噸 16,222噸 16,389噸 IPCC 2013溫室氣體盤查報告
2023年 430噸 18,957噸 19,387噸 IPCC 2014溫室氣體盤查報告

本公司近三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如下:

年度 個體營業額 類別一 類別二 總排放量 總排放量/營業額
2021年 7,810,018千元 25,555噸 91,096噸 116,651噸 0.0149
2022年 10,442,949千元 31,491 75,337噸 106,828噸 0.0105
2023年 8,091,691千元 26,510噸 76,704噸 103,214噸 0.0128
註1:外購電力係引用經濟部能源局公告當年度電力排放係數計算
註2:總排放量含小港廠、屏南廠及總部辦公室

碳足跡資訊

產品碳足跡

年度 產品名稱 碳排放量
2022年 甲苯(PT) 1.69 kg CO2e /公斤
苯(PB) 1.69 kg CO2e /公斤
萘丸級精萘(FPN) 1.43kg CO2e /公斤
軟瀝青(BP) 1.42 kg CO2e /公斤
雜酚油12(CRO12) 1.42 kg CO2e /公斤
雜酚油15(CRO15) 1.42 kg CO2e /公斤
介相碳微球(GP) 3.74 kg CO2e /公斤
介相石墨碳微球(MG) 11.16 kg CO2e /公斤
介相石墨碳微球-A(MG-A) 11.19 kg CO2e /公斤
先進碳材料(ACS) 20.83 kg CO2e /公斤